面包的做法
面包的制作方法
材料准备
材料 | 用量(以 450 克吐司为例) | 说明 |
---|---|---|
高筋面粉 | 250 克 | 蛋白质含量高,形成面筋网络,支撑面包结构 |
细砂糖 | 30 克 | 增加甜味,促进酵母发酵 |
盐 | 4 克 | 调味,增强面筋韧性 |
干酵母 | 3 克 | 发酵的关键,使面团膨胀 |
鸡蛋 | 1 个(约 50 克) | 增加营养和香味,改善面包色泽 |
牛奶 | 120 毫升 | 提供水分和奶香,可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 |
黄油 | 30 克 | 增加香气和柔软度,后期加入防止影响面筋形成 |
制作步骤
(一)揉面
- 将除黄油以外的所有材料放入面包机或搅拌缸中,先放入液体(牛奶、鸡蛋),再放入面粉,然后在面粉上挖个小坑放入酵母和盐,避免酵母直接接触糖和盐影响活性。
- 开启面包机的揉面程序或使用厨师机低速搅拌,至面团成团无干粉,约 5 8 分钟,此时面团较为粗糙。
- 转中速继续揉面,约 10 15 分钟,直至面团能拉出粗膜,即扩展阶段,这时加入软化的黄油。
- 加入黄油后,先低速搅拌均匀,让黄油被面团充分吸收,再转中高速揉面,约 10 15 分钟,直到面团能拉出薄且不易破的手套膜,即完全扩展阶段,此时面筋已经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,这是面包松软的关键。
(二)一次发酵
- 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干净的容器中,盖上保鲜膜或湿布,放在温暖且湿度适宜的地方(温度约 28 30℃,可使用发酵箱或在烤箱内放一碗热水营造环境)进行第一次发酵。
- 发酵至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的 2 2.5 倍大,手指蘸面粉在面团中间戳洞,洞口不回缩也不塌陷,即表示发酵完成,一般需要 1 1.5 小时,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温度和酵母活性而定。
(三)排气与整形
-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,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,轻轻按压排气,把面团分成若干等份(如制作吐司可分成 3 份),滚圆后盖保鲜膜松弛 15 20 分钟。
- 松弛后的面团更容易整形,可根据想要的形状进行操作,如制作圆形面包,可直接搓圆;制作吐司,可将面团擀成椭圆形后卷起,放入吐司盒;制作牛角包等造型面包,则需进行更复杂的折叠和塑形。
(四)二次发酵
- 整形后的面包坯再次放入温暖湿润处进行二次发酵,温度同样控制在 28 30℃,湿度保持在 60% 70%左右。
- 发酵至面包坯体积再次膨胀至原来的 1.5 2 倍大,时间约 40 50 分钟,例如吐司发酵至八九分满即可。
(五)烘烤
- 烤箱提前预热至 180 200℃(根据面包大小和类型适当调整),在面包坯表面刷上一层蛋液(可增加色泽和光泽),撒上芝麻等装饰(可选)。
- 将面包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,烘烤过程中注意观察颜色,如吐司烘烤约 30 35 分钟,小面包烘烤 15 20 分钟,至表面金黄即可出炉。
- 出炉后立即将面包从烤箱中取出,放在晾架上冷却,冷却后的面包口感更好,并且内部组织会更加稳定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问题 1:如果没有面包机或厨师机,手工揉面有什么技巧? 答:手工揉面时,可以采用“揉 摔 折叠”的方法,先将面团在案板上用力揉搓,顺着一个方向,将面团推出去再折回来,反复操作,当面团变得有些光滑后,可以拿起面团,从案板上摔下去,利用重力帮助面团起筋,然后继续揉面,重复这个过程,还可以在揉面过程中适当休息,让手和面团都放松一下,再继续揉,这样能更好地揉出手套膜。
问题 2:面包烤出来表面很硬怎么办? 答:如果面包表面烤出来很硬,可能是烘烤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,下次烘烤时可以适当降低温度,缩短时间,在面包表面喷水或盖一层锡纸后再烤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表面过硬,还有可能是面团水分含量过低,可以在制作面团时适当增加一些液体量,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加太多,以免面团过湿影响
版权声明:本文由 数字洲食旅 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